同写意论坛第46期 | 在研化药品种何去何从(第一天)
会议时间:
2016年7月9日-10日
会议地点:
北京
标签:
行业会议
热度:
34226
现场 | 应对注册新政,这里有一些方向
在研化药品种何去何从?同写意论坛第46期活动完美结束,每位报告嘉宾的报告都很精彩,观点已汇总如下,更详细内容敬请关注后续分享。
王印祥博士
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理事
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贝达药业总裁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学。创新药企业要会“翻山越岭”,不要“愚公移山”,做熟悉山路的“采药人”。“三座大山”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山地游击战”生存环境。
李靖博士
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理事
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理事
蔡绪柳
北京经纬传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秀艳博士
美国汇智协和(PharmaSynergy)公司总裁
创始合伙人
改良创新药在新政下将成为中国制药业开发的一个热点。选择得当,改良创新药能为病患提供具有临床优势的产品,为企业提供一条快速低投入且有3到4年市场独有的产品通道。美国30年对505(b)(2)产品开发虽成败兼具,近年来的开发热情有增无减,热点包括老药新做,孤儿药,复方及特殊剂型。分析借鉴美国505(b)(2)的经验能让中国企业少走弯路。
王青松博士
先声药业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李天泉
重庆康洲医药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杨劲博士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胡贵峰
北京赛德盛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副总经理
目前3类药临床试验主要考虑具体产品的情况,原研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的可考虑按照新4类申报。原研未在国内申请临床的,可根据品种的市场情况及企业需求按照老办法(PK 验证临床)实施,也可备案制申请BE后提交CDE根据批件要求执行。如果临床数据相对缺乏的,建议按照老办法做(因为BE完成后报上去也基本会要求做验证疗效或安全性的试验)。老办法不失为一种捷径,但上市后依然要解决与原研一致性评价。
张震博士
北京华铂凯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卫平
黄屹博士
中德证券有限公司
邓万和
西安杨森制药注册副总监
李崇林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法规事务经理
张明平
CDE原资深审评专家
李鸿彬
资深研发注册专家
同写意论坛第46期嘉宾与同写意秘书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