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临床新药大会(第一天)
会议时间:
2023年10月13-16日
会议地点:
苏州
标签:
2023,行业会议
热度:
如果说政策监管是医药发展的指引,那么临床开发就为产品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这两者的交汇上,“从0到1”的产业创新闭环得以成势。
太湖之滨,吴韵苏州,一场关于药品政策与临床开发的权威解读吸引业界目光——10月13日,由中国药学会、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主办,同写意等单位协办的“202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临床新药大会”盛大开幕。
本次大会规格之高,不仅在于以“药品政策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也体现在嘉宾阵容上。为了深入把握当前药品科技创新政策、审评审批政策、医保支付政策等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大会邀请了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国家相关部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与分享。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14个主题分论坛,接下来2天将围绕肿瘤、感染、自免、罕见病、CNS等疾病领域和ADC、CGT等新药类型的临床开发,邀请医院PI、药企首席医学官等嘉宾现身说法,展开深度研讨。
金秋十月,上千产业同仁齐聚天堂苏州,共话未来新药开发。

孙咸泽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

丁立新
吴中区委书记

李烨
苏州市吴中区政府副区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长
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

蒋建东
在研究中升华认知,做好中国原创药

袁林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
药品上市后监管工作新进展

杨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监管司)司长
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助力未来新药创制

沈建忠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
推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日趋系统完善,进一步明确人类遗传资源的定义和管理与利用总体要求,明确了各方职责,界定了采集、保藏、国际合作和对外提供行政许可与备份备案的范围和要求,在推进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取得新的进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放管服,牢牢把控关键环节,推动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人类遗传资源合法合规利用,促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张辉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前沿进展

孙京林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
MAH制度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医药创新活力正日益增强,有目共睹。截至2023年6月8日,今年已批准17个创新药上市。其中,中药1个、化药9个、生物制品7个。
这得益于资本、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参与,当然,也少不了监管端持续开展的药政改革。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建立完善优先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上市程序,推动药品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来自国家药监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检查四处、CDE化药临床一部等专家,对药品审评审批与安全监管的方向进行解读;而对于CAR-T类细胞治疗产品药学变更研究、基因治疗制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规范、体细胞临床研究等创新前沿,演讲嘉宾也带来了落地实操的分享。
可以期待,随着本土创新力量的崛起,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药品的安全治理,与其他国家地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监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药事管理不断加强,合理用药水平逐步提升。同时,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医院、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的专家,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端带来最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而合理用药的前提有药可用,医药产业发展应属于并行不悖的另一条主线。就此,专家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晶,从创新药药物经济性评价的视角提出几点核心考量;中信建投证券医药大健康组组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则提出了医药产业跟政策的协同发展路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学恭,为与会者们带来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同写意秘书处执行团队









相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