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郑州国际生物药发展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
2022年8月25日-26日
会议地点:
郑州
标签:
行业会议
热度:
54375
现场丨六院士领衔,问道生物技术时代下的中原机遇



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柳敬元主持开幕式
领导致辞
01
常继红
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大家在此就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与高端制造开展交流对话,必将对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衷心期盼各位朋友全面了解航空港实验区,带动更多人才到这里投资、兴业、安家。我们将以更开放的人才政策,更精准的服务理念,更优越的营商环境,努力为各类人才、企业在航空港实验区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空间。
02
李校堃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专家受聘
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常继红为5位院士颁发聘书
为加快推进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本届论坛还举办了院士专家聘请仪式,聘请何国伟、李校堃、罗德平、孙勇奎、张礼和五位院士为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
企业签约
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与5家企业签约
嘉宾观点
03
李校堃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共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蓝图
产业发展中,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如何定位?政府应更有耐心,变管理为服务;大学应更聚焦需求,而非论文帽子。医药行业应形成系统、完善的高校创新体系,结合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开展适合行业和人民需求的研究。
04
张礼和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迎接核酸药物的新时代
现有已批准的核酸药物反义寡核苷酸类主要针对DMD等遗传病,稳定的单基因突变,siRNA类主要针对源头在肝脏的突变蛋白的生成。因此,核酸药物今后发展还有广阔天地,如设计中Exon Skipping策略不能恢复原来蛋白全长的功能,如何针对多基因病的核酸药物研究、肝以外的药物递送系统的靶向性研究、病人使用的经济负担等都是核酸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国的核酸药物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有些企业和产品目前已有并跑态势。
05
何国伟
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心血管病转化医学的理念与实践
06
罗德平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
New Linker Technologies for Biotherapeutics
07
张 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主任
免疫细胞治疗实体瘤的进展
目前的研究认为,免疫细胞中T细胞是杀灭肿瘤的主力军,但NK细胞的重要作用也在越来越凸显出来,有研究认为CAR-T细胞治疗以后,CAR-NK细胞介入后在清除残存肿瘤细胞方面尤为重要方面。先用CAR-T细胞后用CAR-NK细胞,可以更加有效减少细胞治疗副作用、增加疗效和防止复发,我觉得这样的细胞序贯疗法是未来方向之一,但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08
杜 涛
FDA专家学会会长
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
09
宋永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医院临床研究平台建设及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CAR-T细胞,主要来源于自体,治疗血液肿瘤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今后发展的趋势是通用型CAR-T,即预先采用脐血或正常人血液分离培养制备出的CAR-T细胞冻存在细胞库中,成为一个细胞药房,当病人需要的时候,随取随用,非常方便。随着CAR-T制备技术的创新和临床研究的深入,CAR-T细胞治疗将使更多实体肿瘤和风湿免疫疾病受益。
10
董 晨
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
T细胞耗竭与肿瘤免疫治疗
11
朱 迅
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创新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逻辑
在充满机会的年代,最大的机会不是机会本身,而是打破昨天的逻辑,把握今天的逻辑,洞悉未来的逻辑。结构生物学/组学、大数据/AI,以及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将是驱动新药研发的新“三驾马车”。
高端对话
12
心血管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药物开发
13
创新药开发未来的逻辑
嘉宾观点
14
张成海
麦济生物CEO
呼吸领域创新抗体药物的开发
15
吴幼玲
特瑞思创始人、CSO
中国生物药如何出海?
16
毛春明
天成新脉生物研发与管理总监
抗体药去ADCC-ADCP技术平台
去ADCC/ADCP技术平台是在抗体的IgG1亚型的重链铰链区插入一段柔性序列GGGS,阻断抗体结合抗原后发生的构象改变,起到去除抗体Fc的ADCC/ADCP功能的作用,同时不改变原抗体真的抗原的亲和力与抑制力。该技术的广谱性和易用性已得到证明。
17
谭文松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做难而正确的事, 走“中国智造”之路
无血清培养基和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国产化难在创新超越、立足本土、对标国际。倍谙基生物团队从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科研教学三十余年,期间十几年坐冷板凳,如今已所沉淀何突破。
18
庄永杰
凯斯艾生物董事长、CEO
实验动物疾病模型与新药研发
19
张 筠
伟德杰生物CSO
新一代IL6R抗体的临床开发
基于抗体蛋白亲和力优化筛选平台、重组蛋白的CMC平台,还有体外生物学活性评价三大技术平台,布局同类最优的IL-6抑制剂、CTLA4突变体融合蛋白,IL-1抑制剂和调节型T细胞激动剂等创新性分子药物,在药效、用量、副作用、成本投资这四大领域均有显著提升。
20
徐 波
鸿运华宁副总裁
鸿运华宁创新抗体药产业化思路探讨
21
王宏宇
赛分科技首席质量官
生物制药层析介质国产化及质量管理
生物药发展进入一个向高端制造进发的阶段,液相色谱层析作为生物制药下游分离纯化的关键技术,对药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企业要做好技术升级,产能放大和质量管理,助力中国生物药的腾飞。
22
康建磊
CDE原高级审评员
新法规下药品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23
米继东
北京希诺谷生物董事长
新型模式动物开发与临床前CRO服务平台
24
郭 勇
郑州创迈生物总经理
技术创新助力新药研发
高端对话
25
CDMO何以赋能生物药创新药发展?
郭 勇(主持):郑州创迈生物总经理
王树民:创睿生物CEO
陈 旭:依科赛董事长、创始人
朱瑞东:耀海生物创始合伙人、董事、商务总监
翁志兵:晟国医药总经理
嘉宾观点
26
王全军
赛赋医药CSO
CGT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27
贺小宏
北恒生物CEO
通用型CAR-T研究临床进展
28
孙 艳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COO兼细胞药物总裁
自分泌PD-1抗体CAR-T产品开发及实体肿瘤治疗研究
29
刘滨磊
滨会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创新溶瘤病毒的研发及联合用药
30
刘 斌
深研生物COO
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如何为CGT企业降本增效
深研生物多年来致力于CGT行业的降本增效。一方面,深研生物自主研发的CellSep自动化封闭式系列产品,已经助力20+家客户的临床申报,可为企业节约50%以上的设备耗材投入;另一方面,深研生物创新的EuLV慢病毒载体生产系统,能够将慢病毒载体的生产效率提高近百倍,节约生产成本80%,希望能够将这个商业化的技术平台推向全世界。
31
王功新
斯高研究院院长
干细胞治疗在心脏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32
钟晓松
T细胞家族Tscm:细胞治疗的未来方向
33
程 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
细胞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细胞技术和细胞药物是未来医学治疗模式变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先进生物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要加强以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为导向的细胞生态研究,健全当前细胞监管关键科学质控标准和达成行业共识,全面实现细胞技术/产品全链条闭环管控和开放开发。
34
裴端卿
西湖大学讲席教授
细胞命题调控研究与技术开发
35
张志新
基于免疫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肿瘤筛查
36
孙凌云
干细胞和免疫病研究新进展
37
王建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副所院长
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



通过郑州国际生物药发展高峰论坛这个窗口,航空港实验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集聚氛围,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认识、了解,来到这片沃土上创新发展。
政策预计到2025年,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产业片区产值将超300亿元,吸引各类专业人才超万名,将片区逐步打造成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生物技术创新基地。
本届论坛上,十数家创新企业对外进行了最新的项目展示。
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医药产业正呈现出颠覆与重塑的业态特征。如何在新形势下成功突围,如何把握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生物医药的时代命题。
以第三届郑州国际生物药发展高峰论坛为契机,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与同写意联合举办了协同创新临空写意Party,邀请数十位创新药企、投资机构等创始人、高管,一同在觥筹交错中,畅叙中原创新的机遇。

相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