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泸州核医药前沿论坛

标签:


 

 

核素闪烁,精准诊疗的星辰大海正掀起新的波澜。核医药作为连接微观世界与人类健康的独特桥梁,已成为现代医学迈向精准化、个性化的关键引擎。

 

有目共睹,全球核药研发热度攀升,中国创新力量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与国际同频共振的潜力。然而,面对靶点发现的深水区、技术转化的瓶颈期、产业链协同的系统性工程,整个生态仍需更开放的思维碰撞、更紧密的跨界携手。

 

9月26-27日,这场在酒城泸州的相聚,便成了一次恰逢其时的“论道”。

 

同写意瑞特主办的2025泸州核医药前沿论坛以“酒城论道核药,诸仙擎势星空”为主题,汇聚政府决策者、科研领军者、产业开拓者与资本洞察者,共溯核药研发之源,共探技术突破之径,共绘产业腾飞之蓝图。从环肽药物的前沿实践,到金属螯合剂的关键突破,再到行业趋势的宏观把脉;从产业规划的顶层推介,到圆桌对话的思想交锋;紧凑的议程,旨在勾勒出下一幅核药创新的全景图谱。

 

我们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论坛,更是一次能量的聚合、一次方向的校准。愿各方智慧在此交汇,共同擎起核药发展的磅礴之势,照亮精准医疗的浩瀚星空。

 

相关阅读

写意烟台 | 大海居品茗,迸发不一样的“核”能

 

纽瑞特医疗总裁蔡继鸣、中国辐射防护院安全评价中心书记李建国主持本次论坛。

 

 

蔡继鸣

纽瑞特医疗总裁

 

李建国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所书记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

 

 

 

 

TONACEA

01

领导致辞

 

 

 

 

李 俊
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

 

 

核医药产业是关乎民生健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已形成从同位素生产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具备独特发展优势。他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核医药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明确构建“一链四极”产业格局,其中泸州被赋予“临床转化应用极”的重要使命,前景广阔,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成果在川转化。省委军民融合办将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四川力量。

 

 

 

米 亮
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链链长

 

 

泸州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核医疗产业视为关键增长极。他强调,泸州承担着全省核医疗产业“临床转化应用极”的战略使命,正通过谋划建设“忠山实验室”、实施“建补延强链”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特色核医疗产业体系,并已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致力于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企业发展,诚邀各界精英携手抢滩产业新赛道、开拓发展新蓝海。

 

 

 

李仁军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泸县县委书记

 

 

泸县是“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原酒之乡”,2024年居西部百强县第27位,是四川省强县扩权赋能改革试点县、泸州市市域副中心培育对象,是蓄势待发的医药健康投资沃土。他表示,泸县将举全县之力,从医用同位素供应、研发中试、CDMO平台到临床应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为核医药企业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真诚期待与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携手,共同推动核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TONACEA

02

推介

 

 

 

 

 

 

 

 

 

双轮驱动,核创未来
泸州市核医疗产业推介

 

李正梁: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

 

>>>>

双轮驱动

• 核医疗事业影响力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一、全球第三。

• 拥有全省首支核医疗产业主题基金,是四川地区第一家拥有放射性货物运输资质的支线机场。

• 拥有多个核医疗事业院校、研究院,同时布局多个核医疗产业园。

 

>>>>

战略机遇

• 四川省核医疗产业“一链四极”之一的临床转化应用极。

• 以需求牵引供给,以应用带动产业,建设独具特色的核医疗产业生态体系。

• 共同打造核素生产制造主阵地,核药、核医疗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地,以及核医学诊疗应用示范地。

 

>>>>

诚意满满

以最坚定的决心护航核医疗产业发展,以最完善的保障助力核医疗生态构建,以最优质的服务赋能核医疗企业发展。

 

 

 

 

 

核药领航,医海杨帆
西南核医疗产业园推介

 

邓 睿:泸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泸县是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是核医疗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致力于全力打造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品、核诊疗装备研发、生产、流通协同并进的产业高地。

 

西南核医疗产业园规划面积2000亩,标准化厂房30万平,符合放射性药物和装备项目落地的规范和要求,具备辐射防护和环保审批的先天优势。同时,产业园拥有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超20亿元的金融保障,以及各类人才、助企的优惠政策。

 

泸县核医疗产业致力于成为全国核医疗产业最重要支撑极,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TONACEA

03

主旨报告

 

 

 

胡 宽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天然药物及核药基础与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从头发现环肽核药实践与未来挑战

 

核药靶向配体发现的关键路径包括基于结构、CADD、苗头化合物优化等化学合成依赖的传统路径,或者是通过AI,高通量筛选,化合物库等生物技术依赖。环肽因其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和代谢稳定性,是极具潜力的放射性药物载体。其核心优势在于能突破传统,发现全新靶向分子。报告分享了环肽在PD-L1和HER2的具体实践,并提出了AI技术在其中所起作用大小的思考。

 

 

 

 

 

 

 

 

 

 

 

 

 

 

 

 

 

 

 

王 正

思锘新药研发联合创始人、CEO/CSO

 

 

新型金属螯合剂在核药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金属螯合剂是连接靶向分子与放射性核素的“桥梁”,其性能直接决定药物成败。目前常用DOTA类螯合剂在螯合治疗性核素时需要加热,会影响Ligand的活性,增加脱靶风险,影响成药性。思锘Larm平台底层技术创新,可有效解决行业痛点,。这是一种专为放射性药物开发而设计且骨架为大环结构的万能载核化合物,属于全球首创的第三代大环螯合物。以Larm为核心构建的多倍体化合物的生物体内稳定性(血液滞留)和肿瘤摄取得到明显改善,深化修饰后效果更佳。

 

 

 

 

 

 

 

 

 

 

 

 

 

 

 

 

 

 

 

毛 化

沙利文董事总经理

 

 

创新核药发展新趋势分析

 

近年来全球多款爆款RDC药物上市,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走向新阶段。商业化的成功,拉动了一级资本市场对于放射性药物市场关注。全球放射性药物在研管线丰富,接近一半的管线与RDC相关。中国放射性药物在研管线紧跟全球步伐,分布的比例类似,但在核素分布上面相对更加集中。随着资本关注度提升、监管路径明晰以及产业链成熟正共同驱动市场快速增长,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

 

 

 

 

 

 

 

 

 

 

 

 

 

 

 

 

 

 

 

 

 

 

 

TONACEA

04

圆桌讨论

 

 

 

须 涛(主持):同写意核药俱乐部秘书长,智核生物创始人、CEO

 

 

 

靶点发现与技术瓶颈

 

 

 

 

创新靶点与改进型创新并非对立。根本在于能否解决真实的临床需求。然而,在当前资本环境下,纯粹的低水平重复已无法获得融资。企业若想实现长期发展和国际化,必须进行差异化创新,这体现在拥有全新的靶点、更优越的分子设计(如新型环肽、双特异性配体)或能解决现有疗法痛点的技术平台(如改善药代动力学、降低肝肾毒性)。有专家透露,在其筛选验证的数千个先导化合物中,仅个位数的化合物能成功进入临床前开发,凸显了原始创新的高难度与高价值。

 

讨论指出,核药研发相较传统药物更为复杂,许多底层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如何平衡分子量大小以实现更好的组织渗透与更快的肾脏清除、如何精确控制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以及如何优化放射性标记工艺等。这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比单纯追逐新靶点更具实际意义,是提升核药疗效与安全性的基石。

 

在与MNC合作中,国内企业面临更高要求。MNC极度看重坚实的早期数据、完整的质量体系以及对国际监管法规的严格遵从。然而,国际合作也是重要机遇,不仅能带来更优厚的资金回报,更是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动自身研发体系升级的窗口。

 

资本在关注龙头项目的同时,更加青睐那些能够解决核药研发共性技术瓶颈的平台型公司。其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能否显著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功率、或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地方政府基金则强调,其投资并非简单的“返投”任务,而是希望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自然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双赢。

 

 

李 力(主持):星空资本创始合伙人

 

 

 

核药花开的内卷与突破

 

 

 

 

面对资源雄厚的上市公司入场,Biotech公司的生存关键在于聚焦真正的差异化创新。有嘉宾指出,单纯的“me-too”或快速跟随策略已无出路,因为大公司凭借其临床资源和规模优势可以更快推进。Biotech必须立足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要么选择全新靶点,要么在已知靶点上做出具有显著优势的分子,例如通过新型平台技术优化药代动力学、提升疗效或降低毒性。

 

关于创新来源,讨论认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需明确分工又紧密结合。学术界应专注于兴趣驱动的底层技术和方法学原始创新,为企业提供源头活水。而企业则需具备市场思维,将创新技术与明确的临床需求和市场定位相结合,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对于国际化,嘉宾认为跨国药企关注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其管线中痛点的资产或技术,无论是新靶点、新适应症还是能为旧药赋予新生的核药化。与之合作,坚实可靠的早期数据是基础。同时,行业共识是核药发展非单一企业能胜任,需要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将“靶点、配体、核素、临床”等环节的专业力量协同起来,通过合作补齐短板,共同把市场做大。

 

同时,会议也坦诚指出了上游供应链的挑战,特别是国产核素在品质稳定性和供应链可靠性上与国外成熟产品存在差距。这需要时间、严格的标准和更多的实际应用来不断改进和验证,是行业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TONACEA

05

写意花絮

 

 

 

 

 

 

 

 

 

 

 

 

 

 

相关会议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一区1号楼6层62室

电话:010-83634390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园E栋1704室

同写意

写意宣发

同写意Biotech

同写意微服务


©2022 同写意(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